 |
折 扣 率: 0
最后更新:2019-11-15
关 注 度:2768
生产企业:杭州古都科技有限公司
|
|
|
与企业联系时请告知该信息来自教育装备网! |
|
|
产品详细介绍 最近,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动画短片,叫《继承者》(Inheritor),这是泰国的3名大学生制作的。片子不长,只有3分钟,但是画面以暗沉为主,全片0台词。讲述了男孩艾伦在其父母“期望”下按要求长大的故事,艾伦像极了我们人人称赞的“别人家的孩子”。看着看着,安古蘭觉得仿佛看到自己的童年。
片子表达了一个主题:控制欲太强的父母,正把孩子变成傀儡。
一间屋子里,镜头闪过一张温馨的全家福。然后,照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奖状、越来越多的奖状。
原本屋里有的玩具,也被拿走了,放上了新的奖杯。一个游戏机被合上盖子,一双手拿走了它……
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都没了,玩具、游戏消失殆尽,替换上硬邦邦的奖状和奖杯,角落里的男孩叹了口气。这时,男孩的眼光停留在一个小盒子上,上面写着“dream alan”,那里也许有小男孩的梦想吧,刚要打开盒子,父母的双手又拿走了它。
这一切都是小男孩希望的吗?当然不是,他渴望宇宙,想成为宇航员。而他的父母只想让他不停拿奖,最终男孩机械地完成着父母的希望。镜头拉远,出现惊悚的一幕,父母通过操控手中的丝线,把男孩变成了自己的傀儡。
3分钟讽喻亲子教育真相动画《继承者》动画的最后一幕仍然让我们心惊,父母的身上也缠满了提线,这也点名了片名的含义,原来傀儡也能继承。
何为控制欲?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控制欲,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对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的绝对支配,不允许意外或者是有其他差错,对于人来说指对她/他绝对的占有,思想上行为上都不允许有违背你的意思。
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想要控制住一些事物或其他人。安古蘭觉得,通常内心有较强不安全感的人控制欲望也强烈一些,那些谨小慎微、追求完美、心里总不踏实的人更希望控制别人。控制欲强是内心恐惧的表现,也是极度没有安全感的表现,通过控制一些人或事物来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现在的家长都喜欢听话孩子,希望他好好吃饭、不乱丢玩具、不打碎东西、不调皮捣蛋……但是淘气才是他探索世界的反应,焦虑感往往让家长认为:自己需要时刻谋划着孩子前进的道路,以便于让孩子少走弯路。
听话的孩子真的“听话”吗?孩子的“听话”其实会影响他们一生。
孩子的违抗性需求
很多父母所理解的“听话”,也就是希望孩子可以“顺从”,希望他乖乖听话,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慢慢成为一个具备独立思考意识的个体,在这个阶段,孩子也十分矛盾,他一方面希望自己可以独立,一方面希望有人可以依赖。有时孩子会做一些他本知道会令家长生气的事,他也在等着父母来制止,他会从中感受到关爱。有时孩子也会做一些违背父母意愿的事,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家长不能一味的打压他的积极性,要给他正确的指导。
不要控制孩子
有些家长总会不自觉的去“命令”孩子,让他不许哭、必须立即睡觉、必须爱吃蔬菜等等,其实无形中父母也没收了孩子的选择权。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渴望被认同,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观点被采纳,如果父母常常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他会感觉到自己一直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其实父母控制住的不仅是孩子的行为,还有他脆弱的内心。孩子会因此失去自信,做事畏手畏脚。
孩子不要总道歉
孩子知错就改是好事,但是因为畏惧所以道歉就不是一件好事了,有时孩子会因为没有及时道歉就被父母责罚,他会从内心产生压抑的感觉,会越来越自卑。当孩子犯了错,父母也不要给剥夺他的发言权,让他表达内心的想法,强势的父母背后都会站着一个乖孩子,但他和父母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他也会越来越压抑。
让孩子学会爱自己
听话孩子也不能一味的让步,如果家里来了小客人想带走他最心爱的玩具,父母可能会说“你比他大,你要让着他。”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无论什么事都不可以替他做决定。
乖孩子不是只会“屈服”的孩子,我们要让他学会为自己争取,让他学会去衡量,让他学会爱自己,他只有先学会爱自己,以后才能更好的爱别人。
控制欲的本质是缺乏安全感。安古蘭认为,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安全感寄托在孩子身上。“作为子女,我是你的软肋,但不要让我成了你的傀儡。” 更多详情请关注我们安古蘭(http://www.angulan.net/)! |
|
会员级别:免费会员 |
加入时间:2019-11-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