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现场展示环节观摩有感
http://m.yanjunaudio.com2020年11月25日 14:53教育装备网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殷德丽
时隔一年,我陪同参加说课活动的好友,再次来到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展示环节现场。虽然今年不再是台上的主角,但不一样的角色依旧令我感慨万分。说课活动现场展示环节是一场思想激荡的盛宴,在这里,我们是志同道合的同行者。
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今年参加现场展示环节的说课案例中,有很多和往年相比都更好地凸显了“育人”的教育理念,这也是我最为欣赏之处。很多案例并非“高大上”,却能恰到好处地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短暂的十分钟说课的背后,需要下真功夫,真正吃透教材,反思实践,反复研究。例如,云南彭蕊老师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灯泡,再结合色光的混合,巧妙地验证了物像大小相等,生动有趣又直观。能想到这样解决问题的,一定是一个爱思考、勤动手的物理老师。又如天津郭智禅老师改进的“滑轮及其机械效率”实验,通过自制教具直观地给学生展示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整个教学过程十分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还记得自己2016年时就想动手制作滑轮的模型,却因为懒惰,至今未成功。看到郭老师的教具,我不禁感到汗颜,自己在教学中的灵光一现,却总是败给“等一等”“有空了再做”,奈何时光不等闲人,等有空了却失了灵感,徒留遗憾。再如江西花永老师带来的“压力作用效果量化实验”。我从未想过从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出发还能挖掘出一堂如此有趣的课,通过这堂课能真正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物理思考力。
这些精彩的实验课,背后都是教师不忘初心、坚持实践创新的成果。一节又一节的精品课,让我想要重新审视自己上过的每一节实验课,它们每一个都充满了“嚼劲儿”,必须要用心、用脑、动手实践才能发现其中“暗藏玄机“的美。
2.与时俱进,融合创新
在本次现场展示环节,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技术。例如,上海周晓芸老师利用热成像仪有效突破“内能”这一教学难点的设计,让台下的观众纷纷称赞。提到“内能”这一课,我想很多物理老师都会觉得枯燥乏味,实验不好开展。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公共场所都设有红外线测温仪,周晓芸老师能联想到将其原理与“内能”实验的教学相结合,这样的说课案例再一次告诫我们,一线物理教师要多观察、多思考,将现代技术与实验教学创新融合。作为学习的倡导者,我们要和学生一样保持学习的步伐,做终身学习型教师,与时俱进,才能开拓思路,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突破教学难题。
3.滴水入海,团队助力
在本次现场展示环节,我还深深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很多优秀说课案例的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在我和我的同事改进实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陷入思维的瓶颈,觉得再也改不下去了,这时我们会寻求组内老师、外校老师以及指导专家的帮助。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往往能起到抽丝剥茧的作用。我很庆幸自己身处一个优秀又团结的集体中。北京于佳冉老师的“杠杆——突破力臂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说课案例,让我产生了共鸣,因为这也是我自己在“力臂”概念教学中一直想突破的难点。我每次讲到“力臂”时都不想直接告诉学生何为“力臂”,我会在杠杆的同一个点上施加不同方向的力,让学生对“力臂”不是点与点间的距离而是点到线的距离有一定认识。但我的教学似乎一直停留在“蜻蜓点水”的阶段,始终无法让学生透彻理解为何有“力臂”概念的引入,究竟何为“力臂”?于佳冉老师的实验设计如醍醐灌顶般敲醒了我,她巧妙、准确、透彻地解决了“力臂”概念教学这一难点,层层深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到“力臂”这个抽象概念的引入是如此的顺理成章。我忍不住想,要经历怎样的头脑风暴才能构思出这么一节优秀的课呢?于佳冉老师说,这是一节他们全组成员共同参与设计的课。通过于佳冉老师的说课展示,我不仅看到了一位优秀的物理教师,更看到了一个用心、自信、乐教的物理教学研究团队。这两年参加说课活动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是走不远的,但一群人的力量却是无限的,每个人在团队中都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次说课活动就是凝聚一个团队的好时机,一人参与,全组进步。我们不仅要在说课活动中,更要在日常教学研讨中将团队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
这次现场观摩,让我回过头反思了自己这些年进行实验教学的得与失,让我想起我不能辜负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神,让我坚定信念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做科学思想的激荡者!(注:本文作者作为中学物理教师参与了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现场展示环节)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