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的要有效率,“育”要有温度
http://m.yanjunaudio.com2021年07月21日 11:08教育装备网
2012年,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经过十年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在从“工具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从单一的教学工具迈向以数据应用提升整体教学能力、助力个性化发展的新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分享,教育创新产业的发展及所成。
在教学这个核心场景,科技产业已通过“云+AI+大数据”的方式,把“结果评价”升级到“过程优化”,把刷题这种靠量的积累转化成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学习方式,释放更多休息时间,培养更多元的兴趣。
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如何实现“教”的要有效率,“育”要有温度?
首先,在基础教育中,以新场景拉近讲台与课桌的距离,以精准教学找到最佳学习路径。
“有教无类”,教育公平化和个性化是教育工作者千百年来的理想。但老师们精力有限,1个人面对上百个孩子,很难做到针,因材施教1对1的持续辅导,也就形成了老师上课照章宣讲,孩子回家刷题检查结果的传统教学模式,目标不够精准,反馈也不够及时。
目前通过科技“激活”教学中的软硬件,把连接能力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力渗透到“教、学、评、测”多个环节。
其一,在教学管理上构建多维度、更精准的实时教学评价体系;
其二,智慧教学以5G,MR以及AI前沿科技为基础,让教学内容精准匹配学生兴趣。
第三,针对传统教学设备复杂多样,教案、课件、教学、录播设备不统一,数据孤立等痛点,做好教案的个性化制定,课中实时互动、以及课后回顾沉淀等教学优化。
第二,在高等教育中,以新内容拉近校园与社会距离,让人才培养跟上时代步伐。
未来20年,所有行业都会数字化,这意味着数字技能可能会像过去20年里的英语一样成为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基础技能。那么需要整合实训的产业案例,培养新兴科技人才。推出的以数字化为核心的软件工程专业,开始正式招收大一新生,培养学生人工智能工程问题的发现、分析、设计和优化能力。
此外,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驱动力,打造“人才培养”到“就业输出”的新模式。
第三,在职业教育阶段,通过新连接拉近技能与职业的距离,让劳动者的知识更新,跟上职业发展需求。
今天,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知识迭代的速度也同步提升。一次性的校园学习已经无法满足整个职业生涯的知识需求,终身学习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但旺盛的终身教育需求也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职业教育的种类繁多专业垂直细分,受到地域的限制等等总多难题。
通过搭建高质量在线终身教育平台,分散的教育机构与分散的用户需求连接起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扩大了优质资源的可及性,助力技能教育公平普惠。
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让我们看到,在“教”的效率之外更有着“育”的温度。我们也深知教育是非常复杂和专业的领域,需求多元,技术与应用的场景结合千变万化,挑战也很多。
一,虽然校园的硬件建设已经逐步完善,但软件和应用不足。在核心教学环节依然缺乏有用、好用的智慧教学工具。
二,虽然教师群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教学科目上,相应的师资缺乏,需要快速补齐。
三,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所学不能所用”,优质终身教育资源缺乏,课程体系也不够完善。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还很多,教育的探索始终离不开行业伙伴的共建。让我们大家一起激发教学新潜能,推动教育新发展,打造智慧教育新未来!
奥图码数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智慧教育驱动力协作发展,欢迎合作垂询。
注:本文为企业发布的推广文案,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