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而精”的中职教育 要聚焦“六精”协同发力
http://m.yanjunaudio.com2025年07月01日 09:12教育装备网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和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础阶段和重要阵地。近年来,受发展定位、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和传统观念等多因素影响,我国中职教育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从整体来看,我国中职学校数量呈现持续减少态势。在扎实推进强国建设进程中,面对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好教育的期盼,我国要“举办什么样的中职教育、怎样办中职教育”这一基础性问题日益凸显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近两年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多个重要场合指出,要举办“少而精”的中职教育。“少而精”既是对中职教育未来发展的明确定位,也是对推动中职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增强中职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重要要求。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优的布局和更实的举措,方能有效推进。
一是办学方向和定位要“精准”。在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中职教育统筹布局和分类发展的大逻辑下,在职业教育中高本贯通培养的大构架中,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大趋势下,中职教育应始终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定位。在省级政府统筹下,域内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和升学的规模比例要合理兼顾、协调可控。
二是区域统筹和支持要“精致”。地方政府应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现有政策精神,统筹区域内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推动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发展,持续优化中职学校发展规模和区位布局,因地制宜确定中职学校招生专业和人数;立足区情教情学情,决策部门尽快出台支持“少而精”中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包”,从标准、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和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有效支持。
三是治理体系和格局要“精美”。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教育治理的基本单位。在此语境下,中职学校应持续优化校内治理组织体系和提升学校治理能力,进一步统筹优化校内外力量资源,将政策资源、产业要素等转化为中职教育教学资源和育人资源;中职学校组织架构应理念科学、层级合理、精简高效和运行顺畅,能有效激发组织与人员的潜力和活力。
四是要素建设和应用要“精细”。要素是构成中职教育教学活动必不可少、最基本的因素。在政府主导和行企支持的基础上,中职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改革,挖潜已存要素,盘活“休眠”要素,培育新增要素,持续提高要素配置准度和利用效度,让要素触手可及和充满善意,确保一切要素活力都能竞相迸发。
五是教师知识和技能要“精深”。教师是中职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素质决定着中职教育发展质量。政府、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等应进一步加强协同,完善中职教师培养培训和企业实践制度,健全中职教师和企业技能大师能工巧匠等合理流动与兼职聘任制度,健全中职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中职教师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六是学校发展和育人要“精彩”。在政府的统筹和指导下,中职学校应进一步增强办学适应性和吸引力,把学校打造成服务地方发展的“助推器”、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支撑高职发展的“生源池”、助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黏合剂”;应进一步对办学成果进行梳理、展示和宣传,提升中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中职教育发展;应持续提高学校育人能力和水平,让更多技能人才在不同成长赛道上逐梦出彩人生。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TOP↑